“我来自陕西靖边,带孩子来巴彦希泊日嘎查参加了花式暑期和热气球活动,自驾游也比较方便,感觉这些文旅活动挺有意义的,我们都是上班族,陪伴孩子的时间比较少,亲子活动有助于我们参与孩子的成长,与孩子一起感受大自然的魅力。”游客李女士说到。
希泊尔草原上,洁白的蒙古毡房静伫在风声中,满目金黄中泛着几点清白,成片的牛羊缓缓移动。今年以来,城川镇巴彦希泊日嘎查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全面谋划、推进嘎查集体经济发展。在各级党委、政府,包联单位的支持下,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提出推广“湿地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新定位,以“红色引擎·卓悦希泊”党建品牌为引领,不断培育旅游产业、完善基础建设,将人流引入农村,回归田园,借力丰富的自然资源,探索发展独具特色的文旅融合产业的新路径,推动建设全旗乡村旅游示范村。截至目前,共接待各地游客5000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万元。
一、政策引领赋能乡村振兴发展
旗文旅局从全旗文化旅游发展战略高度着手,先后编制了《鄂托克前旗推动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扶持奖励办法》《鄂托克前旗红色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乡村旅游规划》等多个专项规划设计,加大对文化旅游企业的扶持力度,并为巴彦希泊日嘎查设计“一日游”“专题游”等乡村旅游产品和线路,将巴彦希泊日草原视频宣传片融入到旅游宣传,实现宣传效应最大化。发挥乡村文化资源优势,组织开展“农民丰收节”、“辣椒节”等一系列乡村旅游节庆多动10余次,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
二、整合资源凝聚乡村振兴动力
“我们家喂得十几匹马,旅游旺季的时候就把马牵到大草原上给游客提供骑马体验,收入不错,每天能收入500元左右,没想到我们也能吃上旅游饭。”嘎查牧民南丁笑着说到。巴彦希泊日嘎查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遗存,探索“一村一特、一村一品”思路,立足实际,打造以餐饮、住宿、露营地等等娱乐为一体的希泊尔驿站,形成红色引领、绿色辉映、金色魅力、蓝色底蕴的旅游发展格局。成功举办“花式暑假”——来希泊尔嗨翻一“夏”亲子露营活动、草原村落行—牧与禾休闲农庄农旅新体验、草原热气球露营节—希泊尔草原的浪漫之旅等活动新颖,身临其境的乡村旅游活动,带领群众利用庭院发展民宿、饭店等产业,全面丰富旅游业态,不断拓宽群众增收渠道,真正实现“让村民在景区里生活、在景区里就业、在景区里致富”的美好愿景。目前,嘎查共发展民宿1家,饭店3家,壮大奶制品户子4家,带动周边农牧户在“家门口”就业20余人。
三、企业注入创新乡村振兴道路
“我们将对巴彦希泊尔驿站进行打造提升,建成儿童乐园、房车露营基地、与农耕文化研学基地等项目,实现多业态旅游产业综合发展。驿站改造提升后全年接待游客可达2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50万元以上。”宁夏众合传媒有限公司马总说到。巴彦希泊日嘎查积极探索“党支部+企业+农牧户”发展模式,以党支部领办经济实体为切入点,依托鄂尔多斯市希泊尔休闲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引进有意向企业承包巴彦希泊尔驿站,制定驿站3年发展规划,企业将投入20万元打造驿站,以“乡村+旅游”发展为目标,全面推动建设乡村振兴示范村,让乡村旅游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引擎”,不断拓宽集体经济增收渠道;引进白萝卜冷链储藏产业园区项目,该项目共计投资300余万元,建成储藏冷库8座,结合牧与禾休闲农庄,在机械生产中逐步探索“农业+旅游”新链条,推动嘎查休闲农业转型升级发展让游客来了能欣赏美景也能体验采摘农业的快乐。
巴彦希泊日嘎查将进一步推动乡村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继续探索乡村文旅融合发展的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立足巴彦希泊日嘎查资源禀赋,做好‘旅游+’‘+旅游’文章,持续丰富文旅产品,打造一批品牌旅游线路,推出更多的乡村旅游创新发展的消费场景、应用场景,构建乡村旅游融合发展“产业圈”,为当地群众拓宽增收渠道,书写好乡村振兴的文旅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