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官方微信

首页>公开>乡村振兴>乡村振兴
乌审旗:学用“千万工程”经验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发布时间:2024-08-30 09:57:07      作者:张金梅      来源:乌审旗      【  保存
  打印       
分享到:
       

“昔日白花花的盐碱地上稻浪滚滚,接连成片的千亩水稻为盐碱地披上了绿装,让我们碗里装上了更多乌审粮。”巴嘎淖尔村村民们喜上眉梢。

“曾经黄沙漫漫,今日绿意苍翠,生机勃勃。”布日都嘎查处处洋溢着喜悦与希望。

一个个幸福和美的场景,汇聚成乡村全面振兴扎实推进的新图景。乌审召镇认真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久久为功,推进乡村振兴不断取得新成效,努力把全镇建设成为群众身有所栖、心有所依的美好家园。

一、村里有产业 发展有奔头

春和景明,万物萌动。在布日都嘎查的沙川沟壑中,一个个方方正正的草方格如魔法般在工人手中快速成型。

芳菲五月,乌审召嘎查中药材育苗基地,苦参种苗迎来了收获期,农牧民依品质挑选分级、捆扎码放,不一会儿就装满了农用车。

村里有产业,村民有事干。乌审召镇坚持发展地域特色鲜明、乡土气息浓厚的特色种养殖业,在小杂粮、奶业、精品肉类、“乌审贡”牌纯粮白酒的基础上,又引进了中药材种植产业,吸引农牧民参与种植2000余亩苦参、黄芪、獐牙菜、益母草等中药材。通过“以工代赈”模式,吸引周边农牧民参与毛乌素沙地歼灭战绿化示范项目中,带动农牧民利益链接收入150余万元。碱湖水高标准养殖南美白对虾,让“蓝色粮仓”成为养殖户增收致富的好渠道。一个又一个“土特产”,成为群众持续增收的大产业,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正在成为村民的幸福靠山。

二、办好“关键小事 成就“幸福大事”

美好的村居环境,是乡村振兴的题中应有之义。在乌审召镇浩勒报吉村,我们看到,这里道路通畅,房前屋后干净整洁,绿意盎然的山野间,养老服务站、乡贤馆等建筑点缀其中,美景浑然一体。而这份美,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每天清晨,专职保洁员刘永林都会准时打扫村里的卫生,按照类别集中收集垃圾,再由垃圾转运车转运,垃圾运走了,街道干净了。

今年以来,乌审召镇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推进和美乡村建设的第一仗,从人民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入手,帮助20户村民进行户厕改造、铺设供暖及污水管网8076米,分类梯次推进生活污水治理。产业道路修建,喝上自来水,连上互联网……农民身边的“关键小事”陆续办成,汇聚成乌审召大地的山乡巨变。

三、善治沁民心 新风助振兴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也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保障。

乡村之美,不仅要外在美,还要内在美。在巴音陶勒盖嘎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爱心超市里,货架上摆放的物品琳琅满目,洗衣液、纸巾等日常生活用品应有尽有。“这里面的东西用钱买不到,得用积分兑换。”巴音陶勒盖牧业社牧民敖登高娃说。小积分撬动大文明,在积分制激励下,村民们争当乡村治理的主人翁,形成了向上向善的文明新风。

乡村治,百姓安。乌审召镇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深“三分吸附法”、信访代办制,做实“老校长调解室”“老支书调解室”,推广积分制、清单制等有效治理模式,加强农村地区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持续推进,久久为功。今日乌审召,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正酣,乡村全面振兴前景光明,一个村美、人和、业兴、民富、幸福宜居的和美小镇正在形成……

转载声明:转载请注明出处并做回链

主办: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

承办:鄂尔多斯市行政审批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1506000004     蒙ICP17002409号-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77-8581170(工作时间)

建议使用:1920×1080分辨率 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

邮箱:ordosxxbs@163.com

   蒙公网安备 150603020001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