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官方微信

首页>公开>乡村振兴>乡村振兴
康巴什区:领着干,带着赚,奔向富裕路!
发布时间:2024-09-05 18:43:49      作者:宗佳宁      来源:康巴什区      【  保存
  打印       
分享到:
       

城区清雪除冰、春节氛围营造、园林绿化、市政维修……在康巴什的各大项目中,参与党建引领“以工代赈”项目的转移农牧民们勤劳的身影出现在城市的每个角落。

说起参加党建引领“以工代赈”项目以来获得的红利,在北区苗圃基地工作的老贾难掩激动:“我们这些转移农牧民在家门口就把钱挣了,真的发自内心地高兴!”

“就业”正逐步向“乐业”转变。康巴什区始终将民生福祉放在首位,立足本地实际,创新实施了一系列民生工程,通过组建劳务队、积极推广党建引领“以工代赈”等多元化举措,不仅有效促进就业增收,更是描绘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乐业康巴什画卷。

在高质量发展中谋出路,让低收入群体增收致富。自2023年3月新修订的《国家以工代赈管理办法》施行以来,康巴什区将党建引领“以工代赈”政策作为解决转移农牧民和困难群众就业问题的“金钥匙”,建立运用好劳务队管理模式,并设立了“共同富裕社区党建联合体”,专门出台以工代赈促进转移农牧民增收致富工作方案。

目前,党建引领下“以工代赈”项目通过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已组建转移农牧民劳务队199支,实施75个项目,包括园林绿化和道路养护,助力300余名转移农牧民月收入超5000元。

“通过培训,我学到了很多实用的技能,现在工作更容易了,收入也提高了不少。”转移农牧民袁大姐说道。长期以来,康巴什区积极整合各类培训资源,通过举办“以工代赈共富讲堂”等活动,邀请专业讲师传授实用技能。培训内容涵盖了安全生产、经营风险控制、家政服务、物业管理等多个领域,通过培训,转移农牧民们不仅掌握了新技能、新知识,还拓宽了就业渠道和增收途径。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提升转移农牧民技能和素质是实现稳定就业和增收的关键。以“以工代赈”为纽带,越来越多的转移农牧民从“就业”转向“乐业”,生活更有盼头、更有动力。康巴什区将进一步发挥好党建引领作用,加强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建设,拓宽就业渠道,共创幸福未来。

转载声明:转载请注明出处并做回链

主办: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

承办:鄂尔多斯市行政审批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1506000004     蒙ICP17002409号-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77-8581170(工作时间)

建议使用:1920×1080分辨率 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

邮箱:ordosxxbs@163.com

   蒙公网安备 150603020001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