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农历腊月二十三,是传统的“小年”,也是蒙古族民间“祭火”的日子。这一天,杭锦旗伊和乌素苏木希日摩仁嘎查脱贫户敖特更乌乐吉一扫前两年的愁容,一大早就开始忙碌,收拾院落、打扫房屋、煮羊胸叉肉、搭火撑子,备齐红枣、黄油、冰糖、烧酒等,和妻子准备过个脱贫后的幸福小年。
“过二十三祭火,是我们的传统,是牧民们对来年好日子的祈福。但由于前几年妻子得了重病,看病花了30多万,欠下了好多外债,家里穷得要甚没甚,2018年初被识别为贫困户。那两年过二十三都是去哥哥家,愁得人过得也没心思。今年不一样了,在政府和帮扶单位的帮助下,新房装修好了,建了新羊棚,打了饮水井,有了30只基础母羊,杭锦旗残联还免费给了50只鸡仔,前段时间卖了30只大公鸡,挣了近5000块。日子有了很大改善。所以,今年和老婆商量,在自家新房过个快乐的二十三。”敖特更乌乐吉脸有喜色。
拉了一会儿话,敖特更乌乐吉夫妻俩开始祭火。作为一家之主的敖特更乌乐吉首先用刀将煮好的羊胸叉肉切割成条放在盘中。将剔下的完整羊胸骨架放在一张早就备好的干净纸上,并将早已备好的五彩绸线、五彩纸和香柏叶等植物放在羊胸叉骨架上,女主人还从活羊身上拔了些羊毛放在上面。再放上一些“二十三饭”。敖特更乌乐吉用纸将祭品裹好拿到厨房,放入火炉中。火炉中的火焰一下旺了起来。然后,两口子依次舀一勺煮羊胸叉撇出的浮油浇到火炉中,乘着冒出火炉的火焰,默默祈祷来年的幸福和愿望。
祭火后,我们吃着“二十三饭”,喝着奶茶,又开始拉家常。“不是政府和这些好政策,我们两口子都不敢想象以后的日子。苏木的干部和帮扶单位给我们的帮助太大了。”敖特更乌乐吉夫妻俩你一句我一句地历数着2018年他家得到的帮扶:落实到户产业扶持资金1万元新建一处120平米羊棚;落实少数民族产业扶持资金15000元,购买基础母畜19只;社会帮扶11只基础母畜;亿利集团产业扶持1万元,购买10只基础母畜;杭锦旗残联针对残疾人,免费发放50只鸡仔;解决生活、生产用电;代缴合作医疗;贫困户饮水安全工程,打一眼饮水井;健康扶贫签约服务及“一站式”服务,在杭锦旗定点医疗机构看病就医,先看病、后付费 ,住院患者入院时免交押金,出院时“一站式”结算,个人只需支付医疗费用的10%。实现贫困人口在定点医疗机构住院“零押金”、出院“零跑腿”;合作医疗“双提双降、一减免”提高报销比例……
“去年,我家纯收入过了万元。虽然还不是很多,但有了基础母羊、羊棚等,基础都打好了。还有20多只母鸡,开春后,下的鸡蛋又能给我带来好几千块钱的收入。估计2019年羊的数量能达到70多只,年底能出栏30多只。收入能有六、七万。而且,老婆的病也有了好转。今后的日子肯定是越来越好。”敖特更乌乐吉说。
听着敖特更乌乐吉满怀感激的话,我们真心祝愿他家的日子像“二十三”的火苗越来越旺,也祝愿他妻子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