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托克旗在狠抓脱贫攻坚工作中,不断创新工作,自创三大特色亮点,助力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亮点一——阿尔巴斯滚动羊
“党员滚动扶贫羊”帮扶模式是一种由阿尔巴斯苏木2014年探索实施的党员带头扶贫模式,即:由党支部牵头,组织嘎查党员每人自愿捐出2只良种母羊,组建一群“党员滚动扶贫羊”,通过支部会议评选出1-2户积极肯干的贫困户、重病户,将扶贫羊群均分进行扶贫,并签订养殖协议,对其进行跟踪服务,帮助扩大养殖规模。“扶贫羊”两年内的绒毛、仔畜等收入均归帮扶贫困户所有,在领取“扶贫羊”的第三年帮扶户需上缴良种母羊,为下一年度帮扶户奠定基础,进而实现滚动发展、持续助贫。截至目前,全苏木现有扶贫羊24群633只,帮扶市级低收入贫困人口24户。
实践证明,通过推行“党员滚动扶贫羊”帮扶模式,创新了扶贫机制,破解了脱贫攻坚工作难题,充分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农牧民幸福感和满意度得到了明显提升。
亮点二——苏米图滚动牛
苏米图苏木“滚动牛”扶贫项目模式与“滚动扶贫羊”类似,根据国家、自治区、市、旗有关政策规定和结合苏木镇实际情况,确认苏米图苏木10个嘎查村国家级建档立卡贫困户25户64人为扶持对象。通过嘎查村党员、村民代表大会来决定承包“滚动牛”牧户及牛数。在充分尊重贫困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围绕以肉牛养殖为主的产业化发展,创建种肉牛殖基地,开展“一户一人”牧民劳动力技能培训。坚持走“循序渐进、优势先行、以短养长、长短结合、种养加配套、农工贸一体”的路子。以养肉牛为主导,种优质牧草、劳务经济为辅助,带动畜产业发展。在有草场及水浇地的优势条件下强化配套畜产业、水、电基础设施建设,搞好农村环境整治和生态建设;为扶贫开发创造条件,打下坚实基础。通过发展种养殖业、劳务经济等产业,带动就业,解决剩余劳动力,切实帮助贫困户摘掉“穷帽子”。
亮点三——落实兜底扶持、养老保险补贴政策
鄂托克旗将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同时未被列为低保救助的贫困人口有序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实现政策性脱贫,目前11户26名贫困人口纳入了民政低保。按照脱贫不脱政策的原则,在医疗救助方面,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代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费部分,医保参保率达到100%。在兜底扶持方面,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缴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给予200至1000元的补贴,逐步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对纳入社会兜底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力、无业可扶(60岁以上)的贫困户,根据是否享受养老保险政策核定补贴金额,即已享受养老保险政策每人每年救助1200元,未享受养老保险政策的每人每年救助1500元。对因天灾人祸等重大突发事件陷入困境的贫困人口,根据贫困户实际情况,每户给予500—2000元的救助资金。对贫困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给予缴费补贴,其中缴费高于1500元的(含),每人每年给予400元补贴;缴费高于500元(含)每人每年给予200元补贴。实现贫困户病有所医,老有所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