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乌兰陶勒盖镇人大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依托良好的群众基础,及时反馈群众诉求,在打好脱贫攻坚战中积极发挥作用。
“望”民情,保精准。始终保持与贫困户、巩固扶持户的紧密联系,利用1处“代表之家”、2处“代表联络站”平台进行接待,通过“一对一”“面对面”方式进行定期或不定期走访,及时了解掌握贫困户、巩固扶持户的生活生产现状,征求意见、形成情况汇总,并及时向镇政府、“3+1”帮扶单位反馈。发挥人大监督职能,对全镇精准扶贫工作进行全方位监督。全程跟踪监督脱贫攻坚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切实履行“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
“闻”民心,转思想。今年以来,全镇49名各级人大代表集中和个别走访入户60余次,化解矛盾纠纷3起。充分利用代表来自于人民、根植于人民的群众基础,紧紧围绕脱贫攻坚这个中心任务,深入贫困户、巩固扶持户对扶贫政策进行详细的解读与宣传,使贫困群众感受党委、政府的温暖和帮助其脱贫的决心。对贫困户、巩固扶持户矛盾纠纷进行排查化解,引导困难群众依法依规表达诉求,对暂时不能解决的问题,做好解释工作。按照扶贫先扶志的思路,了解贫困户、巩固扶持户脱贫意愿,争当思想扶贫的“引路人”,特别是对那些存在等、靠、要思想的贫困群众,引导其摒弃惰性思维,树立脱贫信心,由以前的“推动”式帮扶转变为“主动”式脱贫。
“问”民声,制措施。围绕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开展一对一帮扶对接活动,及时掌握贫困户、巩固扶持户生活、生产动态情况,了解脱贫意愿,理清发展思路,针对实际情况与贫困户、帮扶责任人、帮扶单位、镇政府共同协商制定帮扶计划和措施,确保扶贫帮到点、扶到根。一方面,组织开展生活中送温暖、帮扶中送政策、生产中送技术等系列活动,提高生活质量、提升生产技能,另一方面,积极推行“龙头企业+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产业脱贫模式,引导贫困户大力发展种养殖业,达到产业脱贫。
“切”源头,奔小康。按照“六个精准”相关要求,找准致贫原因,抓住侧重点,从源头上解决贫困问题。保障“五个一批”顺利实施,加大对扶持资金的监督,确保各项扶持资金规范标准地用到脱贫攻坚当中。始终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党委和上级人大的各项安排部署,把握工作重心,助推实现稳定脱贫、共同富裕的美好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