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建提复字〔2024〕347号 签发人:刘凤云
刘俊飞委员:
您的《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企业发展的提案》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营商环境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聚焦“创新路、进前列”,深入实施优化营商环境攻坚行动,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力打造“暖城·五心”营商环境品牌,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质效持续提升。
一、出台利好新政策,深入助企纾困
一是印发《鄂尔多斯市助企纾困工作实施方案2.0版》(鄂工信函〔2024〕60号),聚焦非生产性原因停产企业、产能利用率低于50%企业、连续三月亏损企业、连续三月产值下降企业和连续三月利润下降20%以上企业等五类企业,实施“十大行动”全力推动工业经济平稳高质量运行。二是出台《鄂尔多斯市支持大宗商品进出口贸易若干政策》(鄂府发〔2024〕8号),鼓励大宗商品企业扩大进出口规模。三是制定《鄂尔多斯市引进外贸企业若干政策》(鄂府发〔2024〕9号),以一流营商环境吸引优质外贸企业入驻创收。2024年上半年,我市完成对外贸易专项资金项目申报工作,组织全市外贸企业参加第135届广交会,召开2024年全区外贸专题培训。各相关部门深入企业走访调研,建成外经贸专项资金项目库线上平台,实现项目在线一次申报,全面提升外贸企业办事便利度。四是印发《自贸区鄂尔多斯片区创建工程实施方案》(鄂府发〔2024〕13号),统筹有关旗区和部门,落实推进自贸区鄂尔多斯片区建设各项工作任务,先行先试在投资、贸易等领域开展一系列首创性实践,筛选确定20项国家级制度创新案例成果,初步建立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的制度框架,着力推动营商环境的国际化。截至目前,2024年确定重点工作任务26项,已完成12项。五是畅通政企沟通交流渠道,印发《鄂尔多斯市民营企业沟通交流机制》(鄂发改函〔2023〕259号),通过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建立民营企业库和民营经济专家库、畅通政企沟通渠道等10项具体举措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助推领导干部联系民营企业、商会工作走深走实,市、旗区两级领导干部累计走访民营企业916家,开展走访活动1525次,协调解决问题207条。六是着力培育壮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助力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做实做强做优,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为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制定《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鄂府发〔2022〕103号),从构建企业培育体系、实施梯度培育工程、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等14个方面提升“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水平,充分释放“专精特新”助力经济发展“新动能”。
二、持续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提升服务质量
一是积极推进行政审批权限下放。按照《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两优”清单事项的通知》(内发改法规字〔2022〕2038号)要求,通过核准转备案、直接下放、部分委托管理等方式下放7项外部事项和2项内部事项。同时,积极开展外部事项、内部事项“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限”,完成3项核准事项精简办理环节办理时限和3项政府投资审批事项精简办理环节。围绕企业和个人全生命周期相关政务服务事项,线上线下同步推出165项“一件事”联办事项实现“一张表单”申请、“一套材料”办理,2024年产生办件1.5万余件。此外,针对国务院新推出的13项“高效办成一件事”进行调研,依据事项标准初步梳理形成办事指南、制作办事流程图。二是立足“一窗受理、综合服务”,推进政务服务事项全部进驻政务服务中心,合理设置综合服务窗口和专业服务窗口,实行“前台统一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政务服务模式,实现统一受理和一站式办理。同时,推动“综合一窗”受理服务模式和“综合一窗”受理系统向便民服务中心延伸。目前,全市共计14156项事项纳入“综合一窗”受理,受理率为100%,配备工作人员798名。77个便民服务中心、664个便民服务站全部启用“综合一窗受理”系统,进一步提升企业办事便利度。三是设立企业服务专区,将市场监管、社保、医保、公积金、税务等部门的企业登记注册“一件事”等联办事项和信息查询等单办事项全部入驻专区,实现企业开办、注销等高频事项“一件事一次办”。截至目前,企业服务专区共产生业务量9363件,发放免费大礼包522件,为企业减少成本17万余元。四是全力推动重大项目审批。深入开展集中联动审批,建立集中联动审批长效机制。印发《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启动2023年全市重点项目集中联动审批的通知》(鄂府办发〔2022〕180号)、《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2023年全市重点项目集中联动审批的补充通知》(鄂府办发〔2023〕81号),组织市直各审批部门、旗区人民政府不定期开展集中联动审批。截至目前,共开展8次集中联动审批活动,累计办理事项1010项。项目审批实行“三公开”制度,将审批流程、审批人员、代办人员向社会公众公开,方便企业群众办事。组织开展市直各审批部门项目审批服务“进旗区、进园区”。截至目前,已开展上门审批服务4次。
三、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提升政策知晓度
一是在市人民政府官方网站设立“便民利企政策服务”专栏,明确责任分工,落实责任单位,多渠道、跟进式发布政策措施,加大惠企政策宣传力度,全面梳理并公开各有关部门制定的惠企政策文件。截至目前,已发布惠企文件269个。二是全面做好政策解读,对政府出台的政策文件,通过多渠道多形式解读。截至目前,通过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和“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发布”公众号等,采取图文、视频等解读形式解读各类文件1022篇。三是强化跟踪督导,确保政策落地见效。通过在市人民政府官方网站设立政策快车、助企纾困、政策“诠”知道专栏,开设“国务院我来说”政策措施落实征集线索和意见建议栏目,让企业和群众有更多渠道反映政策执行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确保政策落地有声。四是在市政务服务中心大厅、鄂尔多斯市图书馆等公共区域设立政务公开专区,通过发放宣传手册、政府公报,广泛宣传惠企政策,提高宣传的广度和深度。
四、实施精准招商,提升营商环境
一是健全“市域统筹、上下联动”招商机制,抓住国内产业布局优化调整和转移机遇,深入研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聚焦重点地区、重点产业集群,开展精准招商、专业招商,持续推动场景招商,定期更新发布“场景招商机会清单”和“场景招商能力清单”,向全国有意向合作的企业发出“揭榜”邀请,推动企业投资需求与全市产业链资源精准匹配,力争引进一批旗规型、龙头型、基地型和专精特新项目。二是印发《关于强化招商引资工作调度的通知》,提出2024年招商引资工作调度要求,健全招商项目服务保障机制,推动签约项目落地建设、投产达效。2024年以来,全市引进国内(区外)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110亿元,同比增长89%。依托外埠商会资源优势,邀请近50家优秀民营企业参加“链”上鄂尔多斯专场招商会4场。三是开展知名商会、企业走进鄂尔多斯招商推介活动,先后邀请广东、浙江、天津等地优秀商会和上海复星集团等知名企业来我市考察调研、洽谈合作10余次。赴上海等地开展“搭建桥梁纽带 促进合作共赢”专题考察活动3期,争取更多优秀企业投资鄂尔多斯。
五、加大企业帮扶力度
一是助企升级,切实解决企业困难。鄂尔多斯市本级和9个旗区同步开展“暖城·暖企”专项行动,突出抓好惠企政策落实、推进公平竞争、纾困解难助企工作,累计开展“暖城·暖企”专项行动464次,涉及企业5.5万户,解决问题1144个。持续开展“我为企业找订单”活动,服务企业1902户,达成订单企业772户,达成订单数量54万件,订单金额156.75亿元。二是融资升级,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开发建设“鄂尔多斯市中小微企业信用平台”,举办“金融助企纾困”等线上线下政金企对接活动,累计签订授信协议1015.38亿元,向产业链核心企业发放贷款50.81亿元。率先推行“远程异地评标”,强化地域合作、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资源共享,已为5500多个标段、10.4万多家市场主体节约交易成本4.16亿元。三是发挥国有资本的带动作用,把混改工作作为一项重点工作任务专项推进,积极鼓励和引导国有企业按照三因三宜三不原则积极稳妥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切实推动“国”“民”双向混改,携手共进,全力支持民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加强与民营企业的合作共赢,逐步形成密切联系的产业链、供应链,促进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带动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四是助推领导干部联系民营企业、商会工作走深走实,截至2024年6月底,市、旗区两级领导干部累计走访民营企业916家、开展走访活动1525次、协调解决问题207条。推动建立民营企业沟通交流机制,选聘30名企业家担任营商环境观察员,举办各类政企座谈会10余场,邀请近百名企业负责人与有关部门负责人面对面讲问题、谈想法、提建议。
六、加大人才科创支持力度
一是深入实施创新平台建设工程,在战略力量上突围攀高,推动能源、新材料、低碳等重点领域建设一批重大创新平台,创新动能更加集聚。迭代推出人才新政2.0版,建成投用鄂尔多斯市人才科创中心和北京、深圳人才科创飞地,面向全球举办首届“鄂尔多斯杯”创新创业大赛,开展“暖城之邀”人才招引活动29场,引进两院院士等高层次人才19名、博士硕士1291名,人才吸引力攀升至全国地级城市第37位。二是实施创新型企业“双倍增”行动、研发投入攻坚行动,开展“三清零”行动,对全市“无研发投入、无研发机构、无发明专利”的规上企业逐步“清零”,以正向激励、反向倒逼的方式充分激发企业创新活力,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筑牢企业创新发展基石。2023年,全市新增“三清零”企业60家;规上企业有研发活动的达到264户,研发费用突破90亿元,同比增长13.6%;获批自治区科技领军企业5家;高新技术企业预计突破3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576家,分别增长33%和60%,提前实现“十四五”倍增目标。三是与知名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创办产学研基地、科研成果转化基地。市国有资产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与欧阳明高院士团队合资成立新能源研究院公司参与新能源技术的研发。市国有资产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所属的内蒙古西部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成立自治区级氢能储运应用技术院士工作站。成立鄂尔多斯碳中和研究院,是我市市级新型研发机构、科普教育基地,定位于科技创新的高端智库、对外合作的重要平台、“双碳”技术的研发中心、科技成果的中试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孵化器。通过打造创新合作平台,引进权威专家院士团队,与双一流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进行“双碳”领域先进技术的研发与中试,并将中试成果转化落地。四是以鄂尔多斯人才科创中心作为引领全市、辐射周边的人才科创工作服务总部,搭建成长型人才创新创业平台。引进各类企业(团队)69家(其中,院士团队4个,创新企业37家,人力资源企业15家,创客企业、团队9家,文创企业4家),成功入选2024—2026年度鄂尔多斯市科普教育基地,成功申报“2023年度伊金霍洛旗青年创业孵化器”。五是搭建资源要素互动平台,倡议指导我市8家龙头企业与83家市内外知名企业、专业机构成立创新产业发展联盟,举办企业家与科学家“握手”活动、“鄂尔多斯—西双版纳”双城民营企业家对话考察活动,努力构筑对接区内外杰出企业、专业力量、高端人才、广阔市场的开放互动平台。举办政金企对接会2期,45家金融机构向农牧业、能源、新能源等行业投放贷款626.6亿元。在市人才科创中心挂牌成立“民企之家”,为企业家联谊交友、产学研对接提供“暖心”空间。
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
2024年8月6日
(联系人:王东升;联系电话:0477-8589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