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建提复字〔2024〕208号 签发人:张秀玲
孟克宝鲁德委员:
您的《关于持续强化基层医疗服务覆盖水平的提案》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着力提高基层远程医疗服务能力。统筹建设全市慢病健康监测管理云平台,平台以“三高”慢病为切入点,采用基于物联网的血压血糖等监测设备以及互联网+线上慢病服务等,建立全生命周期的慢病管理服务体系,提升慢病治疗率、控制率,降低慢病相关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实现慢病患者管理数据的互联互通。全市推行县域医共体建设,各旗区均已部署相关平台,实现县域内远程影像、远程超声、远程会诊、协同门诊、远程心电等远程医疗服务。正在规划建设全市卫生专网,进一步提升基层远程医疗支持能力,提高远程医疗数据的传输速度和稳定性。
二、持续增强我市卫健系统人才吸引力。2024年,制定印发了《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鄂府办发〔2024〕23号),在强化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明确了具体要求。一是扩充人才引进渠道。完善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培养机制,切实增加全科、影像、检验以及药学等紧缺人才供给。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开招聘简化程序、降低开考比例,或直接考核等方式予以公开招聘。落实“县招乡用”专岗专用,按照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规定,可采取直接由旗区卫生健康部门组织实施“县招乡用”工作,“县招乡用”专项岗位由旗区卫生健康部门统筹区域内苏木乡镇卫生院长远发展需求设置,对在苏木乡镇卫生院已连续聘用5年以上、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书且符合卫生健康行业职业准入条件的中专(含技工学校)毕业生,通过直接考察方式,聘用到“县招乡用”专项岗位,聘用结果需向社会公开。二是创新人才使用机制。加强县域医疗卫生人才一体化配置和管理,重点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倾斜,推动医疗资源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可对招聘引进的医疗卫生人才实行县管乡用、乡聘村用,建立健全人才双向流动机制。扎实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执业(助理)医师参加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对经考核合格,取得相应证书的,在原注册执业范围基础上增加全科医学专业执业范围,允许其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全科医疗服务。积极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晋升政策,拓宽职业发展前景,对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连续工作满15年或累计工作满25年且仍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在满足聘用条件下,可通过“定向评价、定向使用”聘用至相应岗位,不受岗位结构比例限制。适当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高级专业技术岗位比例,苏木乡镇卫生院卫生类高级专业技术岗位比例可提高至20%。三是落实人才保障政策。落实“允许医疗卫生机构突破现行事业单位工资调控水平,允许医疗服务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规定提取各项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员奖励”要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核定绩效工资总量内,可自主确定内部绩效工资分配办法。统筹平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当地旗区级公立医院绩效工资水平关系,合理核定绩效工资总量和水平。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工资水平,使其与旗区级公立医院同等条件临床医师工资水平相衔接。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医保基金和居民个人共同承担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费政策,原则上将不低于70%的签约服务费用于家庭医生服务人员薪酬分配。
三、积极强化医疗卫生资源县域统筹。一是加快构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2024年,我市在全市范围内推行以旗区级医院为龙头、苏木乡镇卫生院为枢纽、嘎查村卫生室为基础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实行人财物统一集中管理。构建医共体内远程医疗服务体系,推广远程会诊、预约转诊、互联网复诊、远程检查,引导资源和患者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下沉。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旗区级医院用药目录衔接统一、处方自由流动。二是深入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重点提升包括门诊、急诊急救、住院、检查检验、康复等方面在内的医疗服务能力和基层医疗机构诊疗环境。同时,抓好基层便民惠民10项举措落实,优化服务方式,开展预约就诊、远程医疗等服务,提供门诊延时和周末疫苗接种服务。截至目前,全市达到国家推荐标准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4个,达到国家基本标准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86个,达标率为85%。三是开展“行走的医院”项目。为乡村医生免费配备“全科医生助诊包”(内含远程心电、远程彩超、血液检查、尿液检验等30多项检查项目的智能化设备)和提供远程诊疗服务,使群众就近能够获得更加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目前,全市已为162个嘎查村卫生室配备“行走的医院”,2024年,计划再配备50个,届时全市50%嘎查村卫生室可实现远程诊疗服务。同时,为苏木乡镇卫生院配备超声AI辅助诊断设备,推进乡村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动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在乡村医疗卫生机构的配置应用。
四、加大教育培训力度。一是通过与高等医学院校深入合作,资源共享,以本科教育为基础,逐年增加研究生招生数量,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同时,依托高校资源开展科学研究,促使更多高质量医学创新成果落地,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二是规范住院医师培训。我市现有一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17个专业基地。从2017年开始独立招生,截至目前,已毕业200余名优秀住院医师,充实了医疗队伍。三是通过增加培训计划人数,适当放宽招收条件,给予政策倾斜,提高待遇等举措,确保全科、麻醉、儿科等紧缺专业人才招生数量,为医疗服务体系注入新活力。四是通过远程视频、网络课程等形式,将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到基层一线,帮助基层医生提升专业技能和服务质量,实现医疗服务的均衡发展。五是全面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牵头医院向苏木乡镇(街道)常年派驻临床、管理人才,确保每个苏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至少有1名牵头医院主治医师以上职称人员常年服务。将符合条件的公办嘎查村卫生室逐步转为苏木乡镇卫生院延伸举办的嘎查村级医疗服务网点,实行行政、人员、业务、药品、财务、绩效等统一管理;对其他性质的嘎查村卫生室继续深化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六是做好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填补乡村医生空缺岗位。七是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人员荣誉表彰制度。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人员荣誉表彰力度,推进各类人才项目、评奖评优向基层倾斜。利用多种渠道,广泛宣传基层医疗卫生人员中先进事迹,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关心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的良好氛围。
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
2024年7月25日
(联系人:李冲辉;联系电话:0477-85897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