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培训会议精神和教育厅2021年秋季学期同时推开统编“三科”教材的工作部署,鄂尔多斯市结合全市推行国家统编“三科”教材工作实际,全面加强统筹调度,压紧压实各级责任,建立健全了“国家、自治区抓示范性教师培训,市级抓骨干,旗区抓全员,校本抓教研”的四位一体、分层分级的系列化培训研修制度,具体实施过程中分不同周期轮训,切实做到国家统编“三科”教师培训全员参与,全面覆盖。
一、国家、自治区层面培训项目
1月14日上午,自治区教育厅举办自治区西部片区民族语言授课学校统编“三科”教师专项培训班。全市235名民族语言授课学校统编“三科”教师参加线上培训。培训为期15天,重点帮助全区民族语言授课学校统编“三科”教师正确理解、准确把握国家统编“三科”教材的政治方向、价值导向、核心思想及主要内容,全面提升统编“三科”教师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开展教育教学的能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1月17至20日,教育部委托陕西师范大学举办了内蒙古自治区民族语言授课学校骨干教师培训班,全市235名民族语言授课学校统编“三科”教师及300名“示范性种子教师”参加了培训。培训采用线上直播的形式,在各旗区设立分会场,组织全市中小学教师和教研员参加了培训。
二、市级层面培训项目
市教育体育局采用集中学习与进校跟岗、二级培训、返岗实践、后期跟踪指导相结合的“一项目一主题五段式”的培训模式,按计划组织开展,收到良好成效。
2020年8月24日—29日,组织全市82名民族语言授课小学一年级、初中一年级语文教师及鄂前旗民族学校所有语文教师进行了专项培训,解读了相关政策及课程标准。
2020年10月8日,组织召开全市民族语言授课学校使用国家统编《语文》教材工作培训会,全市国家统编《语文》(包括汉语文)教师、“手拉手”汉语授课学校结对教师,教学指导组成员参加培训。
2020年11月22日至12月20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鄂尔多斯市蒙古语授课学校和汉语授课学校统编语文骨干教师(初中)能力提升工程”培训班,对40名教师进行为期45天的培训。培训通过班级授课、专题讲座、跟岗学习、现场指导、实践操作、自主研修、展示作品、后续跟踪指导等多种形式进行系统培训,目前已开展前期培训。
三、旗区层面培训项目
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旗区均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了专项教师培训。东胜区教体局聘请双语兼职教研员6名,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民族语言授课学校初中语文、历史、思政和小学语文等学科开展教材解读、听评课指导、集体备课、手拉手教研等活动;达拉特旗教体局扎实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并按要求顺利完成统编“三科”教师培训工作。准格尔旗教体局积极组织和举办统编语文教师各级各类培训达10余场次,着力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伊金霍洛旗教体局建立统编语文名师工作室,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功能和效应,蒙古族学校语文名师工作室开展研修活动。乌审旗教体局举办了全旗民族语言授课学校国家统编《语文》《道德与法治》《历史》教材培训和全旗民族语言授课教师和幼儿园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提升培训。杭锦旗教体局与首都师范大学签订培训协议,对全旗统编“三科”教师进行线上线下专题培训,持续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和能力。鄂托克旗教体局与兰州大学签订协议,举办了为期三个月的民族语言授课学校统编“三科”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提升培训班;鄂托克前旗教体局特邀教育部国培计划培训专家和国家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审核专家,围绕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教材立意、教法和课标要求,进行了2期全员培训。另外,各民族语言授课学校依托市、旗教研力量和“名师工作室”机制,开展了同课异构、集体备课、主题研修等形式多样的校本研修培训。
下一步,市教体局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提升鄂尔多斯市民族语言授课学校教师培训的质量和效果。着力构建网格化培训教师体系。进一步做好自治区、市级、旗区级层面的培训的统筹管理,按照“市级创品牌,旗区抓普及,校级抓落实”的思路,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健全工作机制,强化基础保障,创新培训模式,着力构建市、旗区、校三级联动的网格化培训教师体系,进一步增强培训的系统性、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