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康巴什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注重教育人才的培养管理,根据各类人才的特点和实际,分层、分类、分科组织实施教师人才培训,稳步提升教师综合业务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源头上把好教师入口关。根据全区教育发展和人才需求,超前谋划,主动出击开展引才工作,2011年以来,每年通过校园招聘直接引进教育部六大直属院校及原“985”、“211”重点工程类院校优秀大学生,公开招考师范类院校应往届毕业生,刚性引进地市级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等在编教师三种方式引进教育高端人才,把好教师入口关。
强化校(园)长轮岗和培养。深入推进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实行教师聘期制、校长任期制管理,推动优秀教师、校长向薄弱学校流动。出台《康巴什区校(园)长、教师梯队培养指导意见》,通过选拔聘任、挂职培训、校内培养、区域研修、年末述职、学年考核等途径推动校(园)长队伍建设。
实施“三名”工程和骨干教师研修(名校园长、名教师、名班主任“三名”工作室)。按照实现“一科一名师”“一师一名室”“一室一中心”目标和“走出去、请进来”培训机制,帮助骨干教师总结教育教学经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能力、教研能力、培训和指导青年教师的能力,在推进学校教学和校本培训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建立新入职教师培训体系。对于新入职大学生,强化上岗后第一年的跟踪培训和考核。开发“超星”教学平台软件系统,实现了新教师入职培训的信息化管理,网络教研培训资源与互动环境、管理系统的无缝衔接,助力新教师成长与职业发展。按照“区级基本功—区级能手—区级骨干—区级学科带头人—区级名师 —区级专家型教师”梯级培养思路,抓好新入职教师的培养成长。
健全教师队伍激励保障机制。一方面,优化职称和考核评价机制。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和考核评价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职称评价标准,建立符合教师岗位特点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坚持德才兼备、全面考核,突出教育教学实绩,完善绩效奖励机制,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另一方面,实施教师奖励工程。每年教师节除表彰奖励“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名师”外,另设“最美教师”“杰出教师”“教育英才”“教育功勋”“教育特殊贡献奖”“首席名师”等专项奖励,提升教师职业认同感,营造尊师重教的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