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为切实防止各类危险物品、违禁品通过物流寄递渠道流通,全力消除物流寄递业安全隐患,鄂前旗公安局以实现物流寄递行业管控“三个100%”为目标,突出“制度建设、摸底排查、宣传培训”,严密辖区物流寄递业治安管控,全面提升物流寄递业管理水平。
一、突出“三项制度”, 推动企业规范经营。
一是建全督导问责机制。制定了鄂前旗公安局关于贯彻落实《寄递物流安全管理责任追究办法(试行)》,不定时组织督查、合成作战、治安等部门,对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抽查,对问题严重的要进行倒查问责。治安大队作为牵头部门对行动的组织开展情况、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进行实名通报。二是严格实名登记制度。进一步完善寄递业受理系统,按照规范要求设计系统流程,确保各项寄递业务通过网上流转。收件企业要做好对寄件人的信息网上网下双重登记。三是建立寄递物流安全管理常态化联合执法机制。联合交通运输、工商等部门,对物流寄递行业安防进行规范,由公安检查发现物流寄递业违规行为并责令整改,由工商部门等部门对其进行处罚或取缔,形成社会联动,齐抓共管监管格局。
二、突出“三个到位”,全面落实监管责任。
一是走访摸排到位。组织社区民警深入社区,对辖区内物流寄递行业分支网点分布情况实施兜底翻,逐一采集单位名称、负责人信息、治安负责人、联系方式等信息,并全部登记造册。通过走访调查,了解物流寄递单位经营状况、员工情况、安全防范措施落实及周边社会治安秩序情况,全面摸清行业底数,确保物流寄递行业“底数清、情况明”。二是检查督导到位。“百日会战”开展以来,旗局每周至少检查一次物流寄递业单位,特别是元旦以后,检查频率增至每周两次,严格督促物流寄递业单位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切实加强对各类禁寄物品的检查、甄别和控制。三是物品百分百核查到位。将“三个100%”作为定期检查的“必选项”,督促寄递企业配齐安检人员、安检设备,确保寄递活动100%实名登记、物品100%开箱验示、快件100%“X光机”安捡,从源头上防范利用寄递实施违法犯罪。
三、突出“三类宣传”,积极营造舆论氛围。
一是加强面上宣传。在主要交通路口、人员密集场所、居民小区醒目处张贴《禁寄物品指导目录及处理方法》、《寄递物流业“四要四不准”》、《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规定,并公布举报电话,引导物流寄递业从业人员和广大群众自觉遵守有关实名登记、开箱验视等规定。二是借助新媒体宣传。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的巨大能量和推动作用,依托“鄂前旗公安”微博、微信官方平台,多形式发布典型案例,全方位、多角度开展危爆物品知识及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的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确保危爆物品不出现漏管失控。共通过“双微”发布相关宣传23条,受众群众3万余人次。三是做好管理培训工作。不定期组织警力深入辖区物流寄递企业、分支机构、未端网点和代理点当中,结合《反恐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寄递业从业人员开展教育培训,对寄递业所有从业人员进行实名收寄等进行培训,教会一线从业人员如何开展实名登记、如何发现和处置危禁物品。